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2012-08-10 一個充滿恐懼的地方


看和信醫院的故事,這是個以病人為中心建立的醫院。裡面很多貼心的細節,會讓病人覺得裡面的醫護人員都好親切、好有耐心,和信醫院是個天堂般的醫院。相比之下,在塑膠醫院的急診每天幾百人掛號,要維持三十分鐘的問診是不是可行呢?「以病人為中心」要怎麼實現呢?

塑膠醫院的急診,每當新病人顯示在電腦螢幕上,看到名字的一瞬間,急診醫師可能心中就有一些想法,甚至初步診斷已經有個底了。不是急診醫師是神,而是老客戶又來捧場了。從遠遠的看到病人,從他的意識狀態、表情、動作、是躺著還是坐著,都可以進一步提供線索。

初步檢傷為輕症的病人,為維護他的隱私,請他入診間問診。「你好,我是皮卡丘。請問您今日是怎麼不舒服而到急診呢?」用開放性的問題,讓病人和家屬沒有壓力的說他們的故事給我聽。選擇傾聽,讓他們慢慢地依他們的步調把診斷告訴我。

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提供很多線索,常常很有幫助。皮卡丘試著建立起對等的病醫關係,讓他們暢所欲言。很高興,他們信任我,把這輩子發生的病痛,還回憶得起來的部分都跟我說了。一堆的慢性問題與疾病,現階段急診也沒辦法幫忙他們,需要轉到門診讓專科醫師來處理。在解釋疑惑的這段時間,還有其他新病人又陸續湧入急診,之前看過的病人也要求解釋病情。一個病人在急診,三十分鐘的問診,對這個病人是貼心的照護,對其他病人卻是對不起他們。在這裡,總是有人要等。等待,是不得已的正義。

每次從電梯出來,很多人要搭乘電梯的朋友們,會擋在電梯口,他們不願意落於人後,所以即使延後上電梯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在急診,很多人不願意等待,或是說不習慣等待的。他們有所恐懼,怕落於人後。

這個月在重症區上班時,剛好有一個病人A肚子不舒服,初步看起來不像是急性腹症,跟家屬B說好先做檢查、看需不需要先打個針或服藥會比較舒服。不幸的是,另一床病人C心跳在往下掉了,於是跟家屬B講說要先優先去治療另一床病人。遺憾,病人C在急救之下還是往生了。家屬B很生氣,說我們讓他們等很久,為什麼不立即處理呢。我們說明了病人C在急救的緊急狀況,希望他可以諒解。家屬B更生氣了,他說:「難道就要讓我們等嗎?他肚子很痛你們不用處理嗎?我告訴你,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拿名片給你看。」他也是有所恐懼,怕落於人後。

我們這裡大概很沒醫德,超過二十床的病人,讓一個急診醫師來負責,我應該辭職表示對現狀的不妥協,其他同事也該跟進。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如此的縱容邪惡。皮卡丘有所恐懼,怕全部急診醫師都離職了,更沒有急診能做到像和信醫院這樣的服務水平,家屬B將無從宣洩他的恐懼。離「以病人為中心」這目標將更遙遠。

急診室是一個充滿恐懼的地方。治療家屬的恐懼,也是醫療的一部份,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