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2012-06-30 Being in Love


        看了 <: 如何在覺知中相愛, 同時無懼地相處 - Being in Love>。作者是奧修 (Osho),有人認為他是20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也有人認為他是邪教教主,死於1990年。不過他是印度辨論冠軍也曾在許多學校教授哲學,我發現這本書寫的想法很多都跟我想法很類似就買來參考一下,學習怎麼把我的想法表達給其他人。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奧修對於愛的理解,並教導如何去體驗愛。

我整理如下:

##出發點:
1.       愛是與生俱來、自發性的存在,但頭腦藉由自我來操縱,而自我會使人逐漸失去愛的能力
人會在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失去原本與生俱來的愛的能力。孩子出生後會經歷一段長時間依賴別人的時間,孩子會把這個狀況理解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自我因此形成。自我讓人試圖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去控制、操縱、支配別人,更因為如此,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累積自我是很自然的事,必須接受它的保護,但不要一直都帶著它。頭腦是厲害的操縱者,任何會失去控制的情況對頭腦而言看起來都很危險,所以頭腦會用自我來限制你。然而,在心的世界裡,非物質無法(或是說不易?)用技巧來掌握。所以,要體驗更進一步的愛,要先超越依賴與支配、突破自我之殼。
2.       愛不是有形的,唯有透過體驗,你才能夠知道愛是什麼。

##愛的方法有兩種:
覺知和愛是一體兩面。
1.       從愛出發,你就是愛,覺知自然出現。
2.       心已經被頭腦所左右,就先往靠靜心、覺知、歸於中心靠近,最終充滿愛。

##從覺知出發,體驗愛的方法:
1.       自由是最高價值,任何能帶給你自由的事大部分是對的,任何破壞你自由的事大部分是錯的。記住自由是準則,讓你的關係、靜心、創造力、一切都走在正確的的途徑上。
2.       無論做什麼,帶著深深的覺知去做,累積起來就可能開悟。成為一個個體。觀察自己如何被社會所影響,嘗試去脫離模仿者的角色,將新的做法帶入你存在的本性。
3.       全然的覺知就不容易無聊:坐立不安是無聊的副產品。無聊是因為你敏感才有的,是介於動物和佛陀之間的中間現象,當你全然的敏感,無聊會再度消失。或許我們不願提升意識的原因,是因為這麼一來生活將不斷有驚奇和震撼,而處理不來。但是如果不想無聊,就要讓每個片刻都完全覺知,成為一個佛。
4.       愛的流動與成長並不需要完美,愛是持續不斷的現象。不要以為唯有找到一個愛的伴侶才能夠去愛。因為如果存在,他們也不會對你的愛感興趣,他們對愛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人愛你,要心存感激但不要有任何要求。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要尊重那些獨特。丟掉凡事應該契合、完全和諧的想法。要接受彼此的差異、每個個體基本的獨特性,讓愛不是奴役而是友誼,整個生命會成為最棒的探索。人類是進化的動物。深感滿足將會為你的生命帶來句點。愛是連結,不是關係。關係意味著某種事情的完成、結束、關閉。愛是持續不斷的現象。愛人會結束,愛會繼續。愛是一個連續。愛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5.       與其去想如何得到愛,不如開始無條件的給予。內在的世界,是你給予的越多,就擁有越多。
6.       愛從來不會傷害任何人。如果你曾經感到被愛傷害,那是你內在某種非愛的品質感到受傷。
7.       恨與愛:互補。全然的恨就像全然的愛一樣美,全然的憤怒就像全然的慈悲一樣美。兩者都是互補的,形成一個整體。
8.       恐懼是愛的相反,但不總是錯的(SnELL愛也不總是對的) 愛是存在性的,恐懼是愛的不在。愛是光,恐懼就像是黑暗,處理黑暗的方法是透過光。永遠不要跟不存在的事物抗爭,一旦開始抗爭,就注定失敗,意識會迷失。有時候要保持單獨、獨處,當你想要把能量投入在某些人的身上會感到恐懼。恐懼不總是錯的,這時要等待、傾聽你的恐懼、不要壓抑它。它會自己消失,之後恐懼消失再進入關係。
9.       同情的層次低於愛。同情無法往上提升,同情無法給你一個比你更高層次的人。要求同情是貶低自己的事。真實的愛不是同情。是出於情感,是同感、同理心。一個好的關係是一種分享,不是依賴。
10.    如果沒有愛,你會覺得寂寞(孤單/黑暗),但如果你有愛,你真的在愛之中,你就會成為單獨(純粹)。單獨意味著你是完整的、不需要任何人、自己就足夠了。在面對負面問題,不要與之對抗,要找到它的正面性。
11.    要追求不同反響的東西,就必須學習無為的藝術:靜心。作為表示世界,無為表是超越世界。

##愛的境界:
第一種愛:對方被當作一件物品。
第二種愛:對方是一個人,你尊重對方。
                    比較像是友誼而不是慾望,更會豐富你的靈魂。
第三種愛:你就是愛,你可以一直不斷的愛,他是沒有盡頭的。

        花了一天看完之後,他講了一堆很有道理的想法。但是我覺得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達到愛的境界的,也不一定要讓身邊的人往這方向去走,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思考的,在思考的途中大部分的人很容易因為不夠深入而走偏,成佛不成而成魔,這些東西跟想要了解的人討論就好,和人推薦不是也是作為,而失去無為? 不過這是他的書,不代表他本人的真正想法,語言往往無法完整描述真實想法,加上翻譯也可能有落差,但是他已經死了,討論這個也沒意義了XD,只能等我有時間再來研究他的生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