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2012-10-26 面對不如意之事


人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每個人都會有用不同的態度與方式去面對:

「憤怒」
自覺還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能去扭轉這樣的情況,為了讓自己有持續下去的勇氣,就展現出「憤怒」的情況。像是為了夜店火警九死十二傷,台中市長胡志強「震怒」了,就是個好例子,因為胡志強「自覺」有辦法去改善這樣的情況,所以他表現的情緒與態度就是生氣,釋放出憤怒。

「悲傷」
因為社會和環境的限制下,人們自覺無能為力,變得無法生氣。像是急診室裡面看到家人往生的大部分親屬,他們對於疾病沒辦法、沒能力去阻止或對抗,他們就哭泣,陷入了悲傷的狀態,甚至到了憂鬱。若是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可能會轉變成憤怒,有的人會對醫護人員表示不滿與質疑,甚至提出不合理的告訴,有的人會使用暴力來表達,藉由破壞來宣洩自己的情感。因為這社會賦與積極太高的價值,所以人們寧可選擇憤怒,而拋棄悲傷。

簡單來說,憤怒是積極的悲傷,悲傷是積極的憤怒。這兩種情感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很自然的表現,所以在急診室裡面,看到哀傷和憤怒都是很正常的。

「接受」
哀傷和憤怒都是當下的初始情感,雖然這兩種情緒可能都是出自於愛,但如果停留的時間太久,就會變成一種傷害,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他人,愛也隨之變質。如果能用更多的智慧來處理,就會選擇去「接受」。「接受」之後,就能夠留給自己空間,向前去「處理」,後來才能「放下」。聖嚴法師語錄:「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就是在講這種過程。遇到不如意的事,能快速進入到「接受」的人,總是很友善、充滿活力、愛心與慈悲。而那種靠壓抑來掩飾自己情緒的方式,只能暫時使用,不去「接受」換來的也是愈來愈深的傷口,只有「接受」才能讓組織生長,才能重建自己,繼續走下去,而不再迷惑、不是隨環境起舞,就不會情緒被他人握在手裡,而像個魁儡。

「享受」
有的人會從多次「接受」的過程中,得到一種新的體會,這種人知道任何的苦難都是給人追求改善的機會,因此把苦難視為享受,視為生命必經的過程、生命的一部分。他們可以打從內心去正向思考,從苦難中學習,擺脫了頭腦的制約,變成像旁觀者一樣的存在,體會每個瞬間,享受每個體會。這個階段,在面對的同時,接受、放下也都同時發生了,何時去處理都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接受和享受都是一種超脫的態度。
只有如此,才有真正的自由,而不會愈陷愈深。
只有如此,才有生命的悸動,而不會了無生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