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2012-10-10 發現孤獨


妮妮也是精神科病房的新房客。
在沒有人陪伴的情況下,恐慌和幻覺會一直困擾著她。

在歷史上,孤獨一直是社會的價值。獨處的行為有時被理解為宗教經驗的重要面向。很多人透過精神孤獨來靜心,累積體驗來開悟。這些人透過獨處,擺脫人們的喋喋不休、遠離世間的紛紛擾擾。

但是,妮妮討厭孤獨,畏懼獨處,就這樣在恐懼的泥沼中,動彈不得。

休學之後,妮妮在父母上班的時候,就待在家。妮妮害怕一個人在家,她什麼也沒辦法做,她沒有安全感,她覺得隨時會有人來陷害她。時間久了,看到的幻影與聽到的幻覺像真的一樣,一直給她無比的壓力。家人回到家的時候,她就稍微有些安全感了。

「我討厭一個人在家,我害怕。」
「奶奶在我也很害怕,因為她會要我做東做西的,會給我很大的壓力。」
「父母也會給我壓力,因為他們會要求我。但是他們不在,我就好無助、好擔心。」

過了一段時間,家裡的人發現妮妮越來越嚴重,只好送她來住院。
住院以後,她參加許多病房安排的活動,雖然活動很無聊,也無法針對她個人的喜好,但的確讓她逐漸適應沒有父母在身邊。但是她其實還是沒有辦法安心:

「我好害怕,怎麼活動這麼少,我喜歡大家在一起的活動。」
「我心情很差,可是我必須維持笑臉,不然別人會討厭我,這樣我就一個人了。」
「我聽到閻羅王對我講話,他要帶我走,可是我還不想死。」

作家William Deresiewicz在《高等教育紀事報》中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網際網路與其它科技帶給我們難以估計的祝福,但科技也奪走人們的隱私權與專注力。人們擔憂的不是淹沒在群眾裡,而是遺世孤立。住宅郊區化與交通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愈住愈遠,通訊科技的進步讓人彌補表面的人際關係。

在臉書上,不常見面的朋友與家人,留下如機械般的讚與留言,這樣的資訊能持續提高我們的親密感嗎?人們若處在孤獨中,卻不能藉此探討自我的完整,也無暇慢慢培養親密感,只好依靠宛若速食的數位訊號,讓這些不夠營養的體驗暫時填飽我們的肚子。

「忍耐孤獨」或是「享受孤獨」對一般人很難,對妮妮更是難如登天。生病讓她在人群中感到壓力,不在人群中又感到恐懼,除了精神科病房盡可能幫助她之外,她也要一直努力擺脫疾病的控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