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2012-09-04 傲慢的心態


最近看到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的演講在PTT得到很大的迴響:

嚴總裁在PTT被噓爆

PTT上面被轉貼的主要是下列兩篇新聞:

嚴長壽:若初期無薪 也要爭取工作
對於年輕人「待業」的態度,嚴長壽覺得太消極。他指出:「基金會也有一些年輕人前半年沒有拿到錢,但做了三到六個月仍有耐心、熱忱,就是終身可以雇用的年輕人。」「如果是他不會停一天,即使剛開始沒有薪水,也會爭取工作機會。」』

嚴長壽:年輕人缺乏熱忱使命感
嚴長壽表示,台灣現在的年輕人缺乏使命感,也不在意自己能否做出對國家社會有幫助的事,這是教育內容出了問題。長久以來的填鴨式教育,老師教書和考試都很僵化,只會教出比老師笨的學生;現行師資培育要有革命性改變,老師要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和學生一起發掘問題和尋找答案,如此才能啟發學生的能力。』

企業界常感嘆找不到人,但卻有為數眾多的年輕人選擇待業。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供給與需求的問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足,年輕人提供的人才供給也不足,很明顯的,這就表示企業的人才需求與年輕人願意接受的工作是不一樣的內容,才形成了失業。

這個問題嚴總裁提出的解釋是:「如果用傲慢的心態找工作當然找不到,這是台灣教育內容出問題,學校只教讀書和考試,不教做事和做人,才讓年輕人不會主動學習,也忘了謙卑。」

讓我們再來看下一則新聞:
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從2007年經濟開始衰退至2010年底,獲有碩博士學位而申請政府濟助或靠「糧票(食物)生活者激增兩倍,顯示碩博士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在美國日益嚴重。』

可以從看到很多在美國唸書的年輕人也同樣面臨失業的問題,得知光以台灣教育無法解釋所有的狀況。企業的人才需求與年輕人願意接受的工作是不一樣的內容,這是台灣的教育有問題,還是全球的教育都有問題?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大幅加速資訊的流通,大學教育已經不是保證班了,年輕人在大學學到的東西,很多都是已經過時的學問,或是在Google就能找到的答案,這樣的東西價值很低、替代性高。教育應該要給學生的是對於變化的應變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做事和做人;做事和做人是靠整個環境養成的,而不是用教的

當你掌握了一個人的生計,也就掌握了一個人的意志。William Graham Summer所言極是:「財富的累積並不保證人格的發展,但沒有了財富,人格與其他善行卻無從發展。」我認為,沒有經濟的上的自立自強,一切都是空談。若初期無薪也要爭取工作,這前提是至少要滿足年輕人的基本生活開銷,而這工作也必須要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好工作必須能讓人從裡面得到利益與成就感,對家庭的生計有幫助、對未來的發展有提升、對社會的進步有貢獻。我認為教育教出的學生不比老師笨,反而是因為年輕人比老師聰明,所以不願意屈就於沒發展的好工作。當基金會無薪志工半年,可以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和格局,所以他們找得到志工,而那些找不到人才的企業界,用傲慢的心態找員工當然找不到,這些沒前途的工作當然找不到人,教育沒給年輕人的,就必須由企業提供環境讓年輕人成長才對。

年輕人要懷著謙卑的心態主動學習,企業界也要用禮賢下士的方式來提供好工作給謙卑的年輕人,這樣嚴總裁的「台灣想像」才不會是一個毀滅的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