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2013-02-14 《大尾鱸鰻》告訴我們什麼?

有雷?請慎入。
看字體就知道這是個搞笑片。(圖取自開眼)
《大尾鱸鰻》在春節檔期開出亮眼的票房成績,引起不少網友的撻伐。部分PTT電影板網友甚至以「剝削電影」、「電影的沉淪」、「餿水似的飽足感」等用詞來表達自己對本片的質疑與對台灣電影前景的憂心。

而《大尾鱸鰻》主要的爭議點在於內容主要是靠諧音梗和髒話來製造笑點,搭配豬哥亮的個人魅力,其它部分只有輕描淡寫,而缺乏深刻的教化內容。所以本片被當作「豬哥亮歌廳秀的2013春節賀歲戲院版」,遠不及這些網友的期待。但顯然還是有不少觀眾買單,很多網友也認為好笑就好,賀歲片也不需要這麼高的標準。

《大尾鱸鰻》由於劇情簡單,不用擔心平日沒有看電影的觀眾有理解困難,甚至片段來看也可以當一則則的笑話來看,加上可以引起年長觀眾對豬哥亮及老牌演員的懷舊感,因此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家人一起看,選在放年假的時候上映,又剛好配合家人團圓的時機。本片完全是為豬哥亮個人打造,或許除了「豬哥亮的個人魅力」及伴隨的「低俗笑點」外,本片沒有其它亮眼之處,卻是台灣早期文化的體現,略顯低俗但卻不容忽略與歧視。反過來想,外語片若是如此多的垃圾話,質疑的聲浪就會少得多,文化沒有高下之分,尊重就是最好的態度。若是討厭髒話的朋友,可能會很失望。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如此亮眼的票房,不但告訴我們「髒話笑」是最通用的語言、也藉著回憶逐漸被淡忘的本土文化,來拉近現代社會人們的代溝與距離,讓春節充滿歡笑與溫馨,或許這是當初連導演都沒想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