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2013-02-06 《在霧中》觀後感

有雷,請慎入。
所背負的、所面對的、所選擇的。(圖取自開眼)
假文青升等必備
特地搭捷運跑到老遠的電影院,僅看一部《丈量世界》顯得小題大作,若就此折返也覺得太宅過於居家,於是選另一個電影來填補清閒。《在霧中》海報上標榜「2012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給人劇情寓意深遠、觀眾品味非凡的提示。要從假文青翻身,這是個不可錯過的練等時機。

細膩深遠 簡而不潔
整體來說,這部片雖然是在二戰,卻沒有刺激或是大規模的戰鬥,音效恰如其分,但音樂卻不是很深刻,看起來一點都不「爽」。當然這類片,重點在於故事背後給人的啟發和思考,對於聲光享受,大家就不要有過多的期待了。對我個人而言,除了因慢節奏感到想睡不適應之外,其實對整個劇情的邏輯架構清楚明白。在不一樣的環境、立場之下,我們背負的、面對的,會影響我們做出什麼選擇,我想這就是導演希望帶給大家的。

(以下屬於觀賞過本片的讀者)

慈悲帶來的第一次遺憾
背景是在1942年由德國統治的白俄羅斯,當地居民組織了地下游擊隊,持續進行反抗行動。主角蘇山亞是個血汗勞工鐵道工人,在壓迫下,從事德軍必須的鐵路相關後勤,因為同伴心生不滿決定破壞鐵軌,好讓鐵路出軌,在晚上之前逃之夭夭。蘇山亞雖因慈悲提出反對與質疑,但因屬於少數而不被採納。不幸的,火車提早經過,東窗事發後,快快的一併被逮捕。這些白目的同伴都被判了死刑,蘇山亞也想以殉道換取尊嚴和家人後續照顧,納粹德軍眼看蘇山亞不願屈服當內奸,假惺惺地揮手道別,實質上卻設下悲慘的人性陷阱來顛覆主角的人生。不死,是第一個遺憾。

慈悲帶來的第二次遺憾
獨活的沉重代價,讓蘇山亞雖險象環生卻無法興高彩烈,村莊裡瀰漫著不信任的氣氛,主角被烙上叛徒的烙印,妻子也抱以懷疑眼光,所有人包括主角都認為吊死才合情合理。但此時再選擇死亡為時已晚,蘇山亞只能苟活,一步一步在納粹德軍的劇本中,扮演悲情的魁儡。蘇山亞沒有在德軍眼前以死明志,錯過自殺的時機,這是第二次遺憾。

慈悲帶來的第三次遺憾
游擊隊員布洛夫和維堤克在主角的預料中在深夜造訪村莊,蘇山亞被押入森林,對於叛徒的槍決似乎無可避免。主角為求死得其所,讓身為舊友的布洛夫心軟,從而答應避開沼澤,也讓蘇山亞自行挖墳和保留外套當給妻兒的遺物。一再的拖延死亡造成了第三次死不成的遺憾,德軍伏擊重創布洛夫,主角又因為慈悲而留下來照顧布洛夫,怕死又膽小的維堤克逃跑後再度折返,想看看結果如何,卻看到不可置信的畫面─「蘇山亞為何不逃?」

猶豫與無腦─布洛夫
布洛夫當初是因為卡車被無償借用,心中的不滿無處發洩,就把卡車炸了而加入游擊隊。布洛夫雖後悔自己的拖泥帶水造成的代價,但也只能讓主角背著走,到底蘇山亞是愛國者還是叛徒,快死的自己也無從插手決定。

自私與膽怯─維堤克
蘇山亞希望藉由背負布洛夫,展現自己的真誠與努力,看看是否讓維堤克願意給予平反自己的機會。自私的維堤克才不在乎這些,只想把蘇山亞當替死鬼,好順利從德軍的勢力下逃脫。

布洛夫與維堤克的下場
最後,布洛夫還是傷重不治。維堤克讓背著布洛夫屍體的蘇山亞先探路過馬路,自己卻仍難逃死亡命運。路過的警察以為是強盜而開槍打傷維堤克,卻自行搜刮身上的金錢、皮帶與靴子,還補上一槍送維堤克上路。這種謀財害命的小人,以正義之名為面具,手法乾淨俐落,行為卻泯滅人性。

蘇山亞的萬念俱毀
蘇山亞基於慈悲而替兩位游擊隊整理儀容,但失去平反希望的自己,似乎只能在霧中鳴起最後的槍響。

結論
慈悲的蘇山亞、猶豫的布洛夫、膽怯的維堤克都悲劇收場。
戰爭之中,利益與生存優先,無助的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苦痛。
危機之中,人心快速腐敗,真誠與努力有時也無從獲取信任,只能說不擇手段是人類的天性,也可能是不得已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