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2012-07-24 急診醫師應該有的模樣


在急診中,最多的是什麼?
是人,急診充滿著人。到電影院看個現在正夯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買個票到進去坐下來,可能人不見得比急診人多。急診裡面有病人、家屬、醫護人員、警衛還有路人,電影院裡面也有工作人員、顧客。在急診和在電影院不同的是大家有著不一樣的表情與心情。

如同我以前說過的:「急診室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地方,可以自行解決,也可以讓病人藉由和你會面找到能幫助他的人。急診醫師常常會假定最糟的狀況,做最壞的打算,但做最佳的準備,希望能達到病人的最大利益。不輕信任何人、任何事,包括我自己,保持著淡定的心情迎接面臨的挑戰。」

為了達到對病人最大的利益,我們必須給病人適當的治療、和病人與家屬討論病情、和其他專科醫師尋求幫助。在台灣這樣充滿挑戰(被壓迫?)的環境,急診醫師很幸福(也很辛苦),可以跟人們接觸與交流。我在急診即將邁入第三年,一直在別人的幫助緩慢成長著,深深感覺到急診醫師要注意到自己的極限,以及隨時做好應付突發狀況的準備。

一步一步的:
1.       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不是什麼厲害角色。
        
跟人溝通這是第一步,當然還是要注意自己的專業形象,我們是病人的朋友,給予他們醫療上的意見和緊急處理,不是病人的父母,幫他在急診把這輩子所有的健康問題一併解決,這是正義原則。不謙卑,意志力和實力會常常造成衝突。有了謙卑,意志力和實力就會是你的祕密武器。對於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部分,謙卑地請求專科醫師給予協助在當下是很必要的正義,更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像我這種虛弱的急診菜鳥,不但不能為了把事情都想一手搞定而出差錯,更不能在醫療處置不確定的時候,自以為專業而不請求專科醫師的幫助。總而言之,在醫療的部分,我的確沒有天分也很廢。我唯一能生存的方法就是慢慢的學習與成長、在這段期間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不是什麼厲害角色。
2.       適時選擇聆聽、適時選擇放手。有時還需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跟人接觸的時候,可以溝通的就用心溝通,但有時候別人已經自身難保。身為急診醫師,常常必須殘忍的讓病人和家屬在不適當的心情和紛亂的場所做出決定。會診專科醫師常常他們也有別的病人在處理、臨時抽不了身,急診醫師如果跟專科醫師過度的討價還價是不適當也不切實際的。因此,要能有效率的在聆聽和放手做出選擇,雖然急診醫師整天都在做決定,但是真正的決定還是要讓病人、家屬、進行專科治療的醫師來決定。身體是病人的、家屬是病人身旁的人、開刀與侵入性檢查是專科醫師執行的,我們要以他們的意見為依歸,不能光是以自我的立場來幫其他人下決定。責任不是全都是屬於急診醫師的。
3.       有必要時,可以推翻自己的想法。不要完全信任一個人,更盡可能不讓生命掌握在一個人或單一部門手裡。即使有眼光、冷靜,還要能容許錯誤。
        在一直變化的病情與環境下,有時間的話,要重新審視病人的狀況,不是別人給了意見就完全照做。當病人、家屬或其他人放棄病人,我們仍要對病人負責,有時候明明很有定見,但裝得很民主,軟性的看看有沒有辦法幫病人找到新的希望、改善人生的過程。適時的讓別人學習聽出你話中隱藏的真正意義。
4.     急診工作,絕不只是謀生工具。如果你對急診沒有熱忱,就等於把這段期間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浪費掉,浪費掉的時間,再怎麼樣也彌補不回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